大短柱

大短柱山,旧名大达智山,海拔917.9米,与小短柱山(海拔923米)成Y字形,形似宁海人挑担用的短柱,故名大短柱。 光绪《宁海县志》载:县西三 十里白沙村上,高五百六十丈,山与华顶并峙,凌其巅望之,通邑形势若御堂,虽盖苍之峻,犹在其下。但其山峻,绝无人登陟。” 现国家登山健身步道通至山顶,虽有峻绝之势,但登项也并不像县志说的那么困难。大短柱山古称桐柏山,相传因周灵王的太子王乔(桐柏真人)驾鹤降临而得名。晋代葛洪曾于桐柏山修道、炼丹,在学士坪有炼丹旧迹。山上有大片的云锦杜鹃,5月份是赏花的最好季节。

大短柱山,旧名大达智山,海拔917.9米,与小短柱山(海拔923米)成Y字形,形似宁海人挑担用的短柱,故名大短柱。 光绪《宁海县志》载:县西三 十里白沙村上,高五百六十丈,山与华顶并峙,凌其巅望之,通邑形势若御堂,虽盖苍之峻,犹在其下。但其山峻,绝无人登陟。” 现国家登山健身步道通至山顶,虽有峻绝之势,但登项也并不像县志说的那么困难。大短柱山古称桐柏山,相传因周灵王的太子王乔(桐柏真人)驾鹤降临而得名。晋代葛洪曾于桐柏山修道、炼丹,在学士坪有炼丹旧迹。山上有大片的云锦杜鹃,5月份是赏花的最好季节。